沿北京王府井大街向北,一排灰白色砖墙旁,门脸不大的中华书局·灿然书屋静安一隅,露台上偶尔传来茶盏轻碰与游客低语声,与楼下翻阅书籍的沙沙声应和成韵。这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客厅”,有效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文化获得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共文化新空间超4万个。”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示范培训、交流推广、政策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作为我国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重要延伸和补充,这些新空间颜值高、设计感强、内容多、运行灵活,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
颠覆边界 融入美好生活
或嵌入书店、咖啡店、城市公园、商圈,或依托传统村落、农家院落、民宿、乡村旅游点……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多以行政区域布设,公共文化新空间则颠覆边界,与生活融为一体。
“剪纸、刺绣、面花等传统技艺带来的视觉盛宴太震撼了!而且从这里出去就是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还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全是眼下最火的旅游去处。”西安市民卢女士说。
作为一座集服务培训、休闲、展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位于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内的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于今年暑期免费对公众开放,成为市民游客的又一游玩新宠。“曲江馆区地处西安旅游打卡热点区域,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实现了‘白+黑全天候服务、馆+景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白天参观文化馆和非遗体验中心,晚上游览大唐不夜城,欣赏夜间灯光秀。”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相关负责人说。
黑龙江省鸡西市近年来积极推进“文化+便民服务”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了阿塞利亚花园三味书屋、虎头景区山水书房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就近、就便获取文旅服务的需求。
“‘山水’有游山玩水之意,我们希望游客通过阅读书籍了解虎林,故名‘山水书房’。”虎林市图书馆馆长谭家春介绍,虎头景区山水书房作为虎头风景名胜区服务窗口和虎林市图书馆的分馆,有着丰富的虎林地方文献,游客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虎林的历史文化。此外,馆内还设置了虎林特产刺五加茶、“书润虎林”读书分享会等特色体验,让游客全面体验书香虎林的文化熏陶。